细胞支原体污染是培养细胞时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,尤其是使用细胞工厂这种大规模培养容器,一旦发生支原体污染,损失更加惨重。那么,出现支原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呢?
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仅为0.2~0.3 um,无细胞壁,可透过一般过滤膜(0.22-0.45 um)的原核生物,在细胞培养过程中,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达到63%,因而细胞培养过程中被支原体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。当细胞(特别是传代细胞)被支原体污染后,细胞内的DNA、RNA及蛋白表达发生改变,而细胞的生长率一般并未发生显著的影响,因而细胞被支原体污染一般难以察觉。
多数情况下细胞病理变化轻微或不显著,细微变化也可由于传代、换液而缓解,因此易被忽视。但个别严重者,可致细胞增殖缓慢,甚至从细胞工厂脱落。
如果细胞工厂内的细胞出现支原体污染,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原因:
1.细胞之间交叉污染;
2.细胞培养操作人员的口腔、皮肤等;
3.工作环境或实验器材的污染;
4.培养基的污染。
以上是细胞工厂内出现支原体污染的几种原因,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,我们需要注意,不要一次操作两种不同的细胞,注意无菌操作及个人卫生等,确保培养基的质量。
上一篇: 细胞培养瓶中细胞不贴壁是什么原因
下一篇: 细胞工厂表面处理的原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