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胞污染是让每个科研人员都比较头疼的问题,在利用细胞培养瓶培养细胞时,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污染,导致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。在诸多的污染源中,支原体污染是常见的一种。出现这种污染后一般会有如下表现:
1.细胞外形可以没有明显的变化,支原体可以与细胞共存,污染后细胞液不会死亡,培养基一般不发生浑浊;
2.使用被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做实验会严重影响实验的结果,因为支原体会抑制细胞生长;导致染色体畸变;细胞膜抗原性改变;细胞复苏后存活率降低等。
3.影响细胞培养瓶中细胞的代谢和功能:培液中的精氨酸被支原体大量消耗,引起细胞蛋白质、DNA、rRNA、mRNA的合成障碍;支原体活动使培液成分发生改变(如发酵型支原体降解糖类产生酸性物质),影响细胞代谢。
4.培养过程中细胞破碎较多,培养基pH变化明显,需要频繁更换新鲜培养基;
5.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后会形成共生体系导致污染不断扩大。
造成细胞培养瓶内支原体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如细胞间的交叉污染;操作人员的口腔、皮肤等;工作环境或实验器材的污染;培养基污染等。对于支原体污染,我们要以预防为主,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。
上一篇: 细胞摇瓶在蛋白表达中的应用